“我们把所当成家,白天晚上都有人值班,有时不该值班也会来所里看看。”6月14日,民权县城市管理执法局路灯所的共产党员马洪涛说起他们这个“家”很有感触。
今年39岁的马洪涛所说的“家”是民权县路灯管理所,共有26名员工,全部为转业、退伍军人,其中党员就占了16名,平均年龄33岁。
路灯所所长刘文超告诉记者,近几年来,为了筑牢战斗堡垒,提升党员素质,让党旗更红更艳,所党支部每年年初就制订全年学习计划,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我是党员,向我看齐”比奉献、比技能活动,让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
2017年9月,党员马洪涛的母亲出车祸住院,由于此时正值国庆前夕,路灯所正在紧急突击临时性任务,对部分路段安装“中国结”装饰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再加上单位人员不足,导致工作很难顺利完成,得知此情况后,马洪涛主动放弃陪护母亲,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带领本队人员按时完成安装任务。
该所党支部书记李传通说:“想要让党组织的血液保鲜,就要让全体党员经常性地过好党的组织生活。”他们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每名党员都能冲锋在前、吃苦在前。
今年春节前,县政府安排路灯所做好节前城区亮化工作,当时距离春节只有一周时间,所里16名党员带头加班加点,布置民生广场景观灯,冒着严寒,渴了就喝矿泉水,饿了就吃方便面,用最短的时间高标准完成了县城民生广场、高铁广场、老年活动中心及重要路段的亮化、美化工程,为全县人民群众创造了一个祥和的气氛。
“我们每一名党员都用爱心去奉献社会,回报社会。”所长刘文超讲述了一段感人故事。去年6月16日下午,马洪涛在单位附近发现一名骑三轮车精神异常的中年妇女,车上载着一名两岁左右的儿童,三轮车没电了,她找不到回家的路。考虑到天气炎热,共产党员王硕便把母子带到单位办公区域。看到母子俩脸色淡黄,嘴角干裂,他们及时给母子俩送来了水、糖果等,并给母子俩的三轮车充电。经了解,母子俩是睢县人,母亲不会说话,孩子的父亲在外地打工,母亲带着儿子留守在家。为便于更快找到母子俩的家,党支部书记李传通及时联系民权县民政局救助站工作人员,把这对母子安全送回了家。
“用退伍军人过硬的政治素质和扎实的业务技能诠释着路灯所党员干部勇于吃苦、勇挑重担、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的理念。支部在,阵地就在,没有攻不克的堡垒。”所长刘文超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