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各大媒体纷纷聚焦民权县各项事业发展,报道民权县在生态建设、社会民生、制冷产业和扶贫工作等方面的新经验、新变化、新发展,对外展示开放发展中的文明民权、美丽民权、生态民权和幸福民权。
《人民日报》继2月20日在一版以《一个重病号的安心年》为题推出报道后,又刊发了《层层保 贫困患者花得少》等有关民权县的3篇报道;《光明日报》2月22日推出了《在家门口享受春节文化服务》的报道;《经济日报》2月13日以《由“制造”向“创造”转变 产业集群优势凸显 河南民权:“冷经济”迸发“热活力”》为题推出大篇幅报道;新华社于3月11日以《黄河故道上筑起“绿色长城”——河南商丘市民权林场半个多世纪的生态坚守》为题,发布了中文、英文和西班牙文新闻通稿,被多家媒体转载。
3月8日和3月28日《商丘日报》一版头题分别以《新赵庄村有“三变”》和《赵洪坡村:小日子越来越甜》为题,报道了民权县程庄镇新赵庄村和花园乡赵洪坡村村容村貌、村民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4月12日《商丘日报》一版头题以《省林业厅发文号召全省林业系统向民权林场学习》为题,报道了省林业厅发文号召在全省林业系统开展向民权林场学习活动和省委宣传部组织中央驻豫新闻媒体聚焦民权林业生态建设;4月19日,《商丘日报》头版头题又以《黄沙上的绿色远征》为题报道了该县绿色发展。
前不久,《河南日报》以《河南有个“塞罕坝”》为题,对民权申甘林带进行了大篇幅重磅报道,省市主流媒体对此进行了高密度的转发和评论,中宣部对此进行新闻阅评,在全省、全国引起强烈反响。4月11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和省直媒体的30余家记者齐聚民权,再次聚焦申甘林带,报道民权几代人不断续写的绿色传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