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 土 民 情

·婚俗
·丧葬
·旧俗·新风
·回民习俗拾遗
·民权方言
·民权百家姓新编
·
民 权 网  
 
风 土 民 情


         民权县民风淳朴,崇尚礼仪。古时,熟人好友见面多行作揖礼。民国时行鞠躬礼,建国后,多行握手礼、招手礼。乡部相见,多示寒喧,或以点头,招手以示礼貌。0客人上门,主人起身迎接,向客人让座、敬烟、让茶,饭时留客用餐。客人主动不居上座,客随主便,离开时,主动告辞,主人送出门外,客人谢送。主宾交谈叙事,双方对视关注,不随便打断别人讲话,以示对对方尊重。民权人朴实好客,凡有亲朋好友到来,一般都要设席款待。席间以酒待友,划拳行令,开怀畅饮,酒酣方休。
生活习俗,全县大体一样,一年四季,一日三餐。晚饭俗称“喝茶”,陇海铁路以南有一些地方叫“喝汤”、“吃馍”。主食以馍为主,早餐拌有面汤、米汤、咸菜,冬喝糊涂;午餐多拌以面条、咸汤或米饭,偶食水饺;晚餐以馍、菜、汤为主,一般较简。农家饭菜,花样较多,一般随季节而变化。农家麦后有硒酱习惯,农谚讲“五月不硒酱,六月晒不上”。“收完麦,晒上酱,婆婆才把媳妇放”(即回娘家)。民权农村多有聚食习惯。饭时,男女老少端着饭菜到一块,边吃边谈,自然形成饭场。话题多以农事、邻里新闻为主,间有评古论今,饶有风趣价。
    民权旧时婚俗十分讲究,一般分为相亲、定亲、下贴、看好、娶亲、完婚、回门等几处程序。建国后婚礼多是简办,集体婚礼也时有举行。本县回族婚俗与汉族略有不同。订婚后,男家要备果品(点心)百斤以上,牛、羊肉10斤以上,鱼两条,衣物数件送往女家,女家相应回礼。女家要向族人、亲戚、近朋每家送果品2斤,以示定婚。完婚日,女方要由其伯父、叔父、兄长、弟弟等人组成一送亲团,坐另车随喜车护送。新娘下车后,要请阿訇主持证婚议式,民权俗称华上头”。完婚毕,男家要设宴席,盛情款待送亲团,按照伊斯兰教规,席上不用烟酒。
    老人死后,民权通行棺木土葬,丧葬习俗因死者年龄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少亡者除富豪人家备在棺木外,一般不备棺木;中年死亡者其礼仪也较简单。礼仪较繁者属老丧。老人死亡后,要经过置办棺木,制做寿衣、入殓、报庙、守灵、报丧、戴孝、吊唁、出殡、追祭、圆坟等程序,还要过一七、五七、百天、周年、二年、三年等祭日。建国后,国家提倡火葬,丧事从俭,但旧俗扰存。本县回族葬俗按伊斯兰教规规定,死者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戏,须速葬,薄葬。停尸不得超过三天,不陪葬衣物,一律土葬。殡葬之前,要“砌墓”,置办“经匣”。殡葬之日,由阿訇主持殡葬仪式,诵经超度。尔后子侄把,“榻布”放在架子上,亲朋随着送行,女子一般不送葬。丧葬期间,死者家属不设宴待客,远道亲朋,以便饭待之。死者殡葬后七天、四十天、百天、周年、二十年、四十年为祭莫日,俗称“做日子”。祭日请阿訇诵经缅怀死者,本地俗称“走坟”。
    民权喜庆礼俗以“老人祝寿”、头生婆儿“圆九”较为普遍。老人祝寿本县俗称“做生”。过生日一般为“花甲之年”。六十六岁祝大寿。乡下有“六十六,割块肉”之说。祝寿之日,儿女们欢聚一堂,为父母送些爱吃的食品。亲朋故友以备寿礼前往祝贺,一般设宴招待。“圆九”民权亦称“送粥米”。头生婴儿出生三天,由其父到岳丈家报喜,约定贺喜日期,一般女要为第九天,男婴为第十二天,故称“圆九”。
    民权地处中原,千百年来受封建传统文化影响,风俗礼仪伴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但一经形成观念和习俗,亦很难短时间消亡。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论理道德和风俗习惯正在发生着较大变化,新道德,新概念,新风尚正在逐渐形成。      




        
    
编辑:XH

版权所有:中共民权县委宣传部 电话:0370-8596822 传真:0370-8596822 邮箱:[email protected]

中共民权县委宣传部 网站维护:中共民权县委宣传部网络科 最佳分辨率:1024 x 768
Copyright @ 2005 www.sunyang-tech.com All Rights Reserved